印象中沒看到這麼冷淡的9000點,靠外資不停地買上來,然後自己卡在裡面玩,內資和官股一直賣、散戶在場外看戲。其實我們不怕漲不怕跌,順勢而為即可,最怕「盤」。
針對假外資的問題,最主要還是在稅率上的差異,尤其是高所得稅率的投資者,如果能透過境外公司以外資身份來交易,現省2成以上的稅。
個人想法:減稅並不一定能使成交量擴大,但也許是個可以嘗試的方法,如果股利是分離課稅不用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,那麼假外資的問題也許就能減少。再來是交易稅千分之三,如果也能適度調降,也能增加投資人的交易意願,畢竟交易成本減少了,尤其是對於頻繁交易者的影響性更大。最後,我覺得上市櫃公司實在是多到離譜,資金變少卻要分散給更多的公司,如果能有一些退場機制,減少上市櫃公司家數,讓資金更能集中,操作起來也比較不會有流動性的問題。
BTW,政府官員也許有他們自己的考量,或是其他替代方案,究境能有什麼招呢?  大家還是繼續看下去吧
----------我是分隔線----------
一去不回 台股大戶 連2季低於500戶
券商:內外資稅差很大 金管會:已抓到假外資
2016年10月17日 
量能低迷
【廖珮君╱台北報導】台股大戶,恐難再回頭了。據證交所最新統計,今年第3季大戶數僅約490戶,破天荒連2季低於500戶信心門檻,大戶數恐已陷入低迷的冰河期!市場人士指出,國內外經濟情勢不明、內外資稅負不一等諸多問題,嚴重衝擊大戶留在台股意願。
大戶數是指季成交量5億元以上的戶數,大戶數增減,也被視為投資人對資本市場信心的指標之一。 
台股有價無量波動低
據資料顯示,2008年金融海嘯,第4季大戶數為381戶,之後大戶數都維持在500戶之上,今年第2季跌破500戶關卡到449戶,第3季雖止跌回升到490戶左右,但仍未站上500戶關卡,更連2季低於500戶。
券商大老分析,黑天鵝亂舞、今年前9月各國成交量多陷衰退,投資人退場觀望,台股基本面又沒曙光,大盤轉由外資控盤,變成「有價無量」,波動度低,大戶無獲利空間,使大戶數陷入低迷。
據金管會統計,今年前9月各國平均日成交金額,除美股外,其他各國均大幅萎縮,如台股衰退15%、日股萎縮12.68%、韓國也減少16.73%,香港和上海股市衰退幅度更大,分別達41.99%、和67.15%。
該大老說,就長期觀察來看,大戶佔市場交易量約10%,台股量能增減牽動大戶腳步,一旦量縮,大戶落跑的速度更快。
據證交所統計,今年第3季台股日均量,單季仍較去年同期衰退13.52%,同一期間,大戶數衰退幅度更高達24.38%。券商說,顯示大戶在台股量能退潮之際,落跑得更快,更加重台股量縮。
券商主管認為,從2015年第3季廢除證所稅至今,大戶數卻連2季低於500戶關卡,有2大原因:一是內外資稅負不平等,導致大戶只能化身「假外資」回台;二是或許稅負已並非大戶回頭的唯一考量原因。
該主管說,現階段外資在台買股票是課20%稅率,但本國人買股的股利所得要併入綜合所得稅,最高45%稅率,加上可扣抵稅額改為減半扣抵,稅費負擔重,導致資金出走,或化身「假外資」回台。 
美若升息恐雪上加霜
金管會證期局長王詠心坦言,今年來的確抓到台灣人化身「假外資」回台,已依規定註銷外資帳戶。這也是金管會繼2014年抓到股市聞人賈文中,透過瑞穗亞洲證券,取得尚化(4738)超過10%股權後,第二度再抓到假外資。
依規定,違規外資者,將會被註銷外資FINI身分登記、資金限期匯出,且該外資至少半年都不能申請來台投資,情節嚴重者,恐2年都不能進入台灣。
據金管會到9月底統計,外資匯入已達2065.21億美元的歷史新高,但因內外資稅制不一,不排除這些外資中,有些可能是台灣大戶假扮的外資。
市場認為,第4季還有美國升息等因素干擾,資金恐回流美國,內外資若全數退場,台股量能恐更不妙。 
新聞來源: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appledaily/article/finance/20161017/37418548/